第八百一十九章 坚持决断与权力平衡!
推荐阅读:这本小说很健康、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从水猴子开始成神、离婚后前妻成债主第二季、1979黄金时代、重回1982小渔村、从箭术开始修行、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人族镇守使、
虽然很是膈应上官宏远这些手段,但是崔得胜毕竟是奉武军的高级将领,放眼整个奉武军他也能够排进前十,而且他又姓崔,是老夫人和崔绍的侄子,身份并不一般·························
当初以为崔得胜战死的时候,老夫人崔绍等人也都是非常的悲痛,后来在得知崔得胜生还活着消息的时候,老夫人特意还跟叶明盛提起过,说崔得胜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以前每次回到易京都会拜见,所以希望叶明盛尽可能把他救回来。
除了身份地位外,崔得胜也并不是主动投降,而是在第一次云并大战时,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时力战而竭后被俘的,在被俘之后也表现的还算忠贞不屈,没有为了苟活而丢掉奉武军将领的脸面。
所以综合了这些情况后,叶明盛也是向外事司走出了批示,要求尽可能的挽救崔得胜。
得到了叶明盛的批示后,外事司也是积极和洛安朝廷联络,商讨换俘的各项事宜。
不过当时第一次云并战役结束,奉武军虽然在战略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战术上毕竟还是丢了四个县城,所以洛安朝廷方面态度还是很强硬,开出的价码也是非常的高,要求奉武军支付白银一万两,粮食十万石。
叶明盛虽然想要换回这个崔得胜,但是面对洛安朝廷开出的这样离谱价码,他作为奉武军的大帅自然也不会答应。
条件被叶明盛拒绝之后,围绕着崔得胜的换俘事宜也都是陷入僵局,不过很快第二次云并大战爆发让事情得到了转机······················
相较于第一次云并大战,奉武军战略上的成功,战术上的失败,,第二次云并大战,奉武军在战术战略上都取得了成功,不仅夺回了失守的五座县城,更是俘获了数万名云并军战俘
两次云并大战,让奉武军和洛安朝廷都有大量的俘虏,双方也都有换俘的意愿,不过在具体条款上,双方依然有着很大的分歧,奉武军提出的方案是,一人换一人,像崔得胜这样的高级将领,可以酌情交换更多的普通将士。
但是洛安朝廷那边则是狮子大开口,表示双方俘虏不管多少人都全部交换,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奉武军自然是予以拒绝,毕竟根据奉武军的计算,洛安朝廷手中最多只七千人的奉武军俘虏。
而奉武军手中则有足足三万三千人的云并军俘虏,如果按照洛安朝廷的方案,那就是七千人换三万三,一个奉武军俘虏相当于五个云并军,很显然洛安朝廷方面也是计算过的,所以才提出了这样的方案。
面对洛安朝廷无理要求,外事司负责谈判的官员也都是据理力争,尽最大可能连谈成这笔交易。
因为双方手中俘虏数量差距很大,所以对于奉武军提出的一换一,洛安方面也是表示拒绝,为了向奉武军表明立场,他们也曾直接表态,如果奉武军坚持一对一交换的话,他们宁愿取消这次换俘也绝不同意·························
对于洛安朝廷的要求,外事司也是不敢做主,禀告给了叶明盛做主,为了让英勇的奉武军将士早日回到家中,叶明盛也是应允了洛安朝廷的要求,.允许一名奉武军将士换两名云并军将士,但是作为条件崔得胜要被送回来。
最终双方进过一番激烈的博弈,洛安朝廷和奉武军达成了协议,七千奉武军将士加崔得胜,换回一万五千名云并军将士,至此崔得胜也是能够得以返回故乡。
悄悄打量了一下叶明盛的脸色,叶成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禀告道:
“大人老夫人吩咐了,崔得胜返回易京之后,要他来府上觐见!”
听到这个消息,叶明盛微微皱眉,虽然崔得胜在被俘时,保持了一名奉武军将领应有的气节,但是说到底在这个时代,按照传统观念被俘并不是一件很是光彩的事情,更何况在被俘的时候,上官宏远处于离间和气自己等目的,带着崔得胜参加过不少宴会,两人在宴会上也都是谈笑风生,崔得胜还公开恭维上官宏远是治国之能臣,国之柱石!
对于这一点叶明盛是不满意的,他能够理解当时崔得胜的处境,但是他觉得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崔得胜也是能够称病不出的,并不是非要参加那些宴会给上官宏远捧臭脚······················
所以虽然此次将崔得胜换了回来,但是叶明盛也并不打算在重用这个崔得胜,只是打算看在老娘和崔绍的面子上,随便给这个崔得胜一个闲差,让他后半辈子在易京混吃等死。
不过没想到老娘还真挺欣赏崔得胜这个侄子,竟然要他来府中一见,命令既然已经下了,那也没有收回的办法,叶明盛沉思了一会向叶成吩咐道:
“这件事情交给叶成你了!”
虽然叶明盛没有直说自己的要求,但是跟在叶明盛身边这么久,叶成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也是看的出来叶明盛不想要在府中看到这个崔得胜,旋即领命而去准备让这个崔得胜知难而退。
处理完了这件事情,叶明盛也是将崔得胜抛之脑后,将注意力的转移到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段时间围绕着人事局副局长这个关键岗位,易京的各方势力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按理来说像这样的重要的人事任命,叶明盛也都是亲自把关负责,不过因为这一次叶明盛有意考验古三思,所以叶明盛也就是放权给了古三思,让古三思决定自己副手的人选·····················
对于叶明盛这次的考验,古三思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后,也是向叶明盛禀告了他的看法。
两个人事局副局长的位置,古三思分别推荐了他的老部下楚知易,以及原齐鲁布政司知事沉长虹。
在给叶明盛的奏本中,古三思写出了他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首先是楚知易,古三思认为楚知易虽然在资历上有所欠缺,人也比较年轻今年才刚过三十岁,但是楚知易为人忠厚,性格谦逊谨慎,能力也非常干练,非常符合人事局副局长的用人要求。
其次是沉长虹,古三思认为现年四十一岁的沉长虹年富力强,虽然之前没有在中枢任职过,但是宦海生涯十五载,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声誉,并且在齐鲁布政司做知事的时候,主要负责的就是人事方面的问题,此次调任人事局副局长算是专业对口。
对于古三思给出的这两个答桉,叶明盛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古三思用这两个选择,向叶明盛表明了他在各方角力的时,他作为人事局局长身处权力漩涡的坚持决断以及平衡能力·························
楚知易是古三思一手提把起来的老部下,好不夸张的讲他自从入仕以来,便是跟着古三思干,在之前古三思负责改革事物的时候,他便是古三思手中的改革尖刀,处理过很多棘手的问题。
依叶明盛来看,他们两个人虽然名为上下级关系,但实际上也是有着兄弟之情!
此次古三思担任人事局局长,按理来说也应该提拔提拔楚知易这个小兄弟,不过楚知易这个人也有问题,首先就是年纪轻资历浅,三十出头的年纪,从入仕以来也不过七八年的光景,之前一直跟随古三思,在奉武军中也不显山也不露水,并没有积累太多的声望。
从古至今,官员的升迁任免,虽然一直都强调唯才是举,但是谁也都知道,资历也是一大关键指标,而相较于其他的竞争者,楚知易在这一块上有着明显的缺陷。
所以一直有人劝说古三思,可以让楚知易等一等在上位,反正楚知易也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完全等的起,围绕副局长这个位置竞争这么激烈,不如先让别人上位,干个几年之后把位子腾出来在让楚知易上·····················
】
叶明盛也一直在关注,古三思在楚知易身上的选择,虽然叶明盛反对任人唯亲,但是作为上位者他非常清楚一点,身为领导你想要把自己的施政想法落实下去,你就需要有信任的下属来帮你干活。
再好的想法落实不到位,那也都是纸上谈兵!
楚知易这个年轻人,叶明盛也是了解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子,楚知易在政治主张上也是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之前面对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所面临的硬骨头,楚知易也都是迎难而上,办出了很多的成绩!
从这一点来看,叶明盛就认为楚知易是有能力成为人事局副局长,辅左古三思这个局长工作的。
所以对于古三思叶明盛一直也是有着更多的期望,他希望古三思面对各方施加的政治压力和政治影响时,能够像崔绍一样能够拿出更多的决断!
在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若是别人一给你一点压力你就选择妥协,那就纯粹是个摆设什么也干不成!
而最终古三思也没有让叶明盛失望,顶住了各方的政治压力,向自己推举了楚知易·······················
如果说在楚知易身上,叶明盛考察的是古三思面对各方压力时候的坚持与决断,那么在沉长虹身上,叶明盛主要就是考察的就是,古三思面对各方压力时的平衡能力。
当官这么多年,叶明盛对政治最深的感悟就是两个字——平衡!
政治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平衡政治的格局下,各方权力也都是受到制约,他们就会守规矩,做事情不会出格,但是一旦政治格局的平衡被打破,那么权力就不在受到制约,有人就会肆无忌惮,到了那时候危险就会如影随形。
因为奉武军是在辽阳起家的,所以说现在奉武军成长起来,大批辽阳籍人士也都是跟着水涨船高身居高位,而随着奉武军地盘越来越多,各方势力也都加入奉武军中,他们也想要在权力的蛋糕上分得一杯羹,因此他们和辽阳籍人士的矛盾也都是不可避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崔绍和慕容玉良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这种矛盾的一种表现!
对于自己治下出现这种矛盾,叶明盛也是一清二楚的,他也一直想要缓和这些矛盾,但是很可惜位置就那么多,有的人上位有的人就要下去,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抉择也都是让叶明盛很头疼·······················
此次叶明盛主导的这次,奉武军权力结构重组,从某种方式而言也是叶明盛对缓和矛盾的一种尝试,叶明盛打算借助此次设立人事局,政务局,法务局等新部门的机会,重新构筑奉武军权力的平衡。
因此在此次设立的各局副局长中,叶明盛有意识的任命一个辽阳籍副局长,一个外省籍副局长。
而在此次的人事局副局长竞争中,像楚知易,白长久,叶三田等人都是辽阳籍人士,所以在选择了楚知易作为副局长后,叶明盛也是希望古三思选择一个外省籍副局长。
相较于政务局,法务局等部门,这种政治平衡对于人事局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毕竟人事局干的就是人事工作,如果一个局长,两个副局长都是辽阳籍人士,那么以后地方上就有人会说闲话说怪话,不利于人事局以后在地方上开展工作。
虽然这些闲话怪话对于奉武军大业影响有限,但是搞工作还是要注意影响!
所以对于古三思选择沉长虹这样一个,原先在齐鲁布政司任职的老官吏,叶明盛还是很欣慰的。
这个沉长虹他虽然不熟悉,但是也通过统调处对他进行过背景调查,根据统调处的调查,此人也是一名作风清廉的干吏,并且在人事问题上很有经验,他若是当副局长,相信一定能够更好的帮助古三思完成工作·························
当初以为崔得胜战死的时候,老夫人崔绍等人也都是非常的悲痛,后来在得知崔得胜生还活着消息的时候,老夫人特意还跟叶明盛提起过,说崔得胜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以前每次回到易京都会拜见,所以希望叶明盛尽可能把他救回来。
除了身份地位外,崔得胜也并不是主动投降,而是在第一次云并大战时,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时力战而竭后被俘的,在被俘之后也表现的还算忠贞不屈,没有为了苟活而丢掉奉武军将领的脸面。
所以综合了这些情况后,叶明盛也是向外事司走出了批示,要求尽可能的挽救崔得胜。
得到了叶明盛的批示后,外事司也是积极和洛安朝廷联络,商讨换俘的各项事宜。
不过当时第一次云并战役结束,奉武军虽然在战略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战术上毕竟还是丢了四个县城,所以洛安朝廷方面态度还是很强硬,开出的价码也是非常的高,要求奉武军支付白银一万两,粮食十万石。
叶明盛虽然想要换回这个崔得胜,但是面对洛安朝廷开出的这样离谱价码,他作为奉武军的大帅自然也不会答应。
条件被叶明盛拒绝之后,围绕着崔得胜的换俘事宜也都是陷入僵局,不过很快第二次云并大战爆发让事情得到了转机······················
相较于第一次云并大战,奉武军战略上的成功,战术上的失败,,第二次云并大战,奉武军在战术战略上都取得了成功,不仅夺回了失守的五座县城,更是俘获了数万名云并军战俘
两次云并大战,让奉武军和洛安朝廷都有大量的俘虏,双方也都有换俘的意愿,不过在具体条款上,双方依然有着很大的分歧,奉武军提出的方案是,一人换一人,像崔得胜这样的高级将领,可以酌情交换更多的普通将士。
但是洛安朝廷那边则是狮子大开口,表示双方俘虏不管多少人都全部交换,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奉武军自然是予以拒绝,毕竟根据奉武军的计算,洛安朝廷手中最多只七千人的奉武军俘虏。
而奉武军手中则有足足三万三千人的云并军俘虏,如果按照洛安朝廷的方案,那就是七千人换三万三,一个奉武军俘虏相当于五个云并军,很显然洛安朝廷方面也是计算过的,所以才提出了这样的方案。
面对洛安朝廷无理要求,外事司负责谈判的官员也都是据理力争,尽最大可能连谈成这笔交易。
因为双方手中俘虏数量差距很大,所以对于奉武军提出的一换一,洛安方面也是表示拒绝,为了向奉武军表明立场,他们也曾直接表态,如果奉武军坚持一对一交换的话,他们宁愿取消这次换俘也绝不同意·························
对于洛安朝廷的要求,外事司也是不敢做主,禀告给了叶明盛做主,为了让英勇的奉武军将士早日回到家中,叶明盛也是应允了洛安朝廷的要求,.允许一名奉武军将士换两名云并军将士,但是作为条件崔得胜要被送回来。
最终双方进过一番激烈的博弈,洛安朝廷和奉武军达成了协议,七千奉武军将士加崔得胜,换回一万五千名云并军将士,至此崔得胜也是能够得以返回故乡。
悄悄打量了一下叶明盛的脸色,叶成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禀告道:
“大人老夫人吩咐了,崔得胜返回易京之后,要他来府上觐见!”
听到这个消息,叶明盛微微皱眉,虽然崔得胜在被俘时,保持了一名奉武军将领应有的气节,但是说到底在这个时代,按照传统观念被俘并不是一件很是光彩的事情,更何况在被俘的时候,上官宏远处于离间和气自己等目的,带着崔得胜参加过不少宴会,两人在宴会上也都是谈笑风生,崔得胜还公开恭维上官宏远是治国之能臣,国之柱石!
对于这一点叶明盛是不满意的,他能够理解当时崔得胜的处境,但是他觉得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崔得胜也是能够称病不出的,并不是非要参加那些宴会给上官宏远捧臭脚······················
所以虽然此次将崔得胜换了回来,但是叶明盛也并不打算在重用这个崔得胜,只是打算看在老娘和崔绍的面子上,随便给这个崔得胜一个闲差,让他后半辈子在易京混吃等死。
不过没想到老娘还真挺欣赏崔得胜这个侄子,竟然要他来府中一见,命令既然已经下了,那也没有收回的办法,叶明盛沉思了一会向叶成吩咐道:
“这件事情交给叶成你了!”
虽然叶明盛没有直说自己的要求,但是跟在叶明盛身边这么久,叶成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也是看的出来叶明盛不想要在府中看到这个崔得胜,旋即领命而去准备让这个崔得胜知难而退。
处理完了这件事情,叶明盛也是将崔得胜抛之脑后,将注意力的转移到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段时间围绕着人事局副局长这个关键岗位,易京的各方势力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按理来说像这样的重要的人事任命,叶明盛也都是亲自把关负责,不过因为这一次叶明盛有意考验古三思,所以叶明盛也就是放权给了古三思,让古三思决定自己副手的人选·····················
对于叶明盛这次的考验,古三思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后,也是向叶明盛禀告了他的看法。
两个人事局副局长的位置,古三思分别推荐了他的老部下楚知易,以及原齐鲁布政司知事沉长虹。
在给叶明盛的奏本中,古三思写出了他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首先是楚知易,古三思认为楚知易虽然在资历上有所欠缺,人也比较年轻今年才刚过三十岁,但是楚知易为人忠厚,性格谦逊谨慎,能力也非常干练,非常符合人事局副局长的用人要求。
其次是沉长虹,古三思认为现年四十一岁的沉长虹年富力强,虽然之前没有在中枢任职过,但是宦海生涯十五载,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声誉,并且在齐鲁布政司做知事的时候,主要负责的就是人事方面的问题,此次调任人事局副局长算是专业对口。
对于古三思给出的这两个答桉,叶明盛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古三思用这两个选择,向叶明盛表明了他在各方角力的时,他作为人事局局长身处权力漩涡的坚持决断以及平衡能力·························
楚知易是古三思一手提把起来的老部下,好不夸张的讲他自从入仕以来,便是跟着古三思干,在之前古三思负责改革事物的时候,他便是古三思手中的改革尖刀,处理过很多棘手的问题。
依叶明盛来看,他们两个人虽然名为上下级关系,但实际上也是有着兄弟之情!
此次古三思担任人事局局长,按理来说也应该提拔提拔楚知易这个小兄弟,不过楚知易这个人也有问题,首先就是年纪轻资历浅,三十出头的年纪,从入仕以来也不过七八年的光景,之前一直跟随古三思,在奉武军中也不显山也不露水,并没有积累太多的声望。
从古至今,官员的升迁任免,虽然一直都强调唯才是举,但是谁也都知道,资历也是一大关键指标,而相较于其他的竞争者,楚知易在这一块上有着明显的缺陷。
所以一直有人劝说古三思,可以让楚知易等一等在上位,反正楚知易也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完全等的起,围绕副局长这个位置竞争这么激烈,不如先让别人上位,干个几年之后把位子腾出来在让楚知易上·····················
】
叶明盛也一直在关注,古三思在楚知易身上的选择,虽然叶明盛反对任人唯亲,但是作为上位者他非常清楚一点,身为领导你想要把自己的施政想法落实下去,你就需要有信任的下属来帮你干活。
再好的想法落实不到位,那也都是纸上谈兵!
楚知易这个年轻人,叶明盛也是了解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子,楚知易在政治主张上也是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之前面对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所面临的硬骨头,楚知易也都是迎难而上,办出了很多的成绩!
从这一点来看,叶明盛就认为楚知易是有能力成为人事局副局长,辅左古三思这个局长工作的。
所以对于古三思叶明盛一直也是有着更多的期望,他希望古三思面对各方施加的政治压力和政治影响时,能够像崔绍一样能够拿出更多的决断!
在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若是别人一给你一点压力你就选择妥协,那就纯粹是个摆设什么也干不成!
而最终古三思也没有让叶明盛失望,顶住了各方的政治压力,向自己推举了楚知易·······················
如果说在楚知易身上,叶明盛考察的是古三思面对各方压力时候的坚持与决断,那么在沉长虹身上,叶明盛主要就是考察的就是,古三思面对各方压力时的平衡能力。
当官这么多年,叶明盛对政治最深的感悟就是两个字——平衡!
政治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平衡政治的格局下,各方权力也都是受到制约,他们就会守规矩,做事情不会出格,但是一旦政治格局的平衡被打破,那么权力就不在受到制约,有人就会肆无忌惮,到了那时候危险就会如影随形。
因为奉武军是在辽阳起家的,所以说现在奉武军成长起来,大批辽阳籍人士也都是跟着水涨船高身居高位,而随着奉武军地盘越来越多,各方势力也都加入奉武军中,他们也想要在权力的蛋糕上分得一杯羹,因此他们和辽阳籍人士的矛盾也都是不可避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崔绍和慕容玉良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这种矛盾的一种表现!
对于自己治下出现这种矛盾,叶明盛也是一清二楚的,他也一直想要缓和这些矛盾,但是很可惜位置就那么多,有的人上位有的人就要下去,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抉择也都是让叶明盛很头疼·······················
此次叶明盛主导的这次,奉武军权力结构重组,从某种方式而言也是叶明盛对缓和矛盾的一种尝试,叶明盛打算借助此次设立人事局,政务局,法务局等新部门的机会,重新构筑奉武军权力的平衡。
因此在此次设立的各局副局长中,叶明盛有意识的任命一个辽阳籍副局长,一个外省籍副局长。
而在此次的人事局副局长竞争中,像楚知易,白长久,叶三田等人都是辽阳籍人士,所以在选择了楚知易作为副局长后,叶明盛也是希望古三思选择一个外省籍副局长。
相较于政务局,法务局等部门,这种政治平衡对于人事局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毕竟人事局干的就是人事工作,如果一个局长,两个副局长都是辽阳籍人士,那么以后地方上就有人会说闲话说怪话,不利于人事局以后在地方上开展工作。
虽然这些闲话怪话对于奉武军大业影响有限,但是搞工作还是要注意影响!
所以对于古三思选择沉长虹这样一个,原先在齐鲁布政司任职的老官吏,叶明盛还是很欣慰的。
这个沉长虹他虽然不熟悉,但是也通过统调处对他进行过背景调查,根据统调处的调查,此人也是一名作风清廉的干吏,并且在人事问题上很有经验,他若是当副局长,相信一定能够更好的帮助古三思完成工作·························
本文网址:http://www.jsnu.net/xs/0/344/508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jsnu.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