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皇武第一期
推荐阅读:重回1982小渔村、从水猴子开始成神、从箭术开始修行、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人族镇守使、我的模拟长生路、南锦锦作品、逆天邪神、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发下饷银后,黄得功没再继续说什么,抬脚下了高台。
他走过身边的时候,田兴、邱奎二人将身子躬得更低了,都以为下一个就要处死自己,吓得面无人色。
却没想到,黄得功就这样若无其事地从他们二人身边走过。
随着饷银下发,官兵的哗变遂而初步平息,城外的江南大营三万兵马兵不血刃地开进肇庆府城。
看见忠于朝廷的兵马进驻,官员们这才是心中安定。
军营中,黄得功坐在上首,众多江南大营的将领位列两侧,这其中的几个生面孔,便是第一期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
这些人,在皇家武学院经受过极为系统的教育,出身将门及在职武将的子弟大有人在。
除了马、步、器三科目以外,还经常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总兵级将领担任临时教员,教授他们临阵知识。
第一期的学员到如今已经毕业了两年,除了个别极为优秀的文武全才被留在勇卫营以外,其余也都在全国各州、府的明军中担任要职,发光发热。
除担任天子亲卫的勇卫营是武学院学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外,还有张万邦所领的西北大营,黄得功所领的江南大营,也是毕业生们集中想要进入的地方。
但无论勇卫营,还是大同的西北大营,又或者金陵以南的江南大营,这些后由朱由校亲自设立的大营,招选的条件都是极为苛刻。
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以后若能进入这些大营,几乎都会直接被委派为三个月期限的基层军官。
只要试用期通过,他们就是正式的军官。
届时,至于是下发制度军服、钢刀钢枪及赠予土地、减免赋役等各种福利,简直数不胜数。
现在若是寻常百姓家中出了一个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几乎和文人们考科举进士及第后一样,都是光宗耀祖。
皇家武学院,在名誉院长朱由校的规定下,施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原则上允许所有通过基础入学考试的人成为学员。
看起来不错,但是“严出”在后。
皇武学院致力于为大明官军持续输送战术素养非常优秀的人才,不求多,而求精。
其毕业条件可以说是苛刻到了变态的地步,内部竞争相当激烈。
已经毕业的皇武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分别招录了八千人整和一万三千余人,最后成功站在毕业典礼上面对朱由校的,只有七百五十三人和一千零六人。
这是什么概念?开学入学的人数和最后成功结业的人数比例,几乎和“百进一”差不多!
这种比例,在天下有志于进入武学院学习之人眼中,显然是极为恐怖。
也就是说,一万名学员,最后能成功结业的只有一千人,这个数字是上限,不是下限,只可能更少,而不会有破例。
在皇武学院,学员的体能素质、战场搏杀和火器使用都是必修课,需要真刀真枪的去检验。
除此以外,兵法韬略、全国地形及侦查密探,也是武学院中文科的必修课,需要在沙盘演练和一年一度的演武大会中考量临场反应。
能毕业的,不说一定是拥有军事才能的文武全才,却敢说必定是同期一百名学员中的最佼佼者。
朱由校还规定,每期武学院的学院毕业典礼,皇帝或皇太子必须亲自到场讲话。
总言之,大明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
现在能站在黄得功身旁的三名皇武一期学员,很显然,他们已经不只是优秀的毕业学员,还是经受住军营考验,新一派的年轻将领。
他们经受的教育,保证了他们对朝廷拥有绝对的忠诚。
“陈之一,你好像憋着话,我看你难受,讲吧。”黄得功坐了半晌,不发一言,侧目问道。
陈之一,家住潇湘之地,和孙传庭一样,原先是一介书生,精习孔孟之道,但是越学越发觉儒家经典,不过一纸空谈。
恰好当时九边频起战事,于是幡然醒悟,投笔从戎,来到皇家武学院就读。
天启五年秋,第一期皇武学院学员毕业,陈之一以战术韬略科目全院大比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结业。
是年,来到江南大营黄得功麾下,为一伍长。
现在快三年过去,已经凭借战功升任为金陵南路游击将军,署金陵南卫都督佥事,为黄得功的左膀右臂,是皇武第一期晋升最快的学员之一。
现下晋升最快的学员名唤萧怀志,乃是皇武第一期步战科目、火器科目及战阵科目的三科全院第一。
毕业后,被钦点进入勇卫营,现在已经是勇卫营的参将,署京卫指挥使司正八品知事。
闻言,陈之一的脸庞动了动,不卑不亢说道:“禀总督,学生认为,总督还是应该到场,这毕竟是府台的一片‘心意’。”
“心意?以你的能耐,也能相信他的鬼话?”黄得功嗤之以鼻,冷笑:“孙笑容让我去,无非是向借我这次平定乱军,抖抖知府的官威。”
陈之一继续说道:“学生不相信,但是总督大人别忘了,陛下旨在推行新政,既然是在两广推行,就绕不开肇庆。”
“既然陛下密旨诛杀何士晋,肇庆知府便成了肇庆文官的第一人,拉拢他,总比结仇要好吧?”
“虽说是当今陛下的旨意,可毕竟是密旨而非明旨,无故诛杀一名封疆大吏,日后总督早晚会有麻烦,要是有所口实,便水到渠成了。”
“你的意思,是本督去给那个姓孙的卖个面子,好让他在推行新政上多卖力气?”黄得功考虑了一下,笑道:
“这倒也未尝不可,好吧,我去。”
......
黄得功走后,陈之一深夜来到被看管严密的作乱首恶两人帐内,对着他们缓缓坐了下来。
两人正在熟睡,却是不知怎的,浑身如同踏空一般抖了个激灵,随后纷纷醒来,目瞪口呆看着眼前多了个人。
“你是谁?”
“在下陈之一,江南大营游击将军。”
“你想怎么样?”
“二位也知道这次你们惹下了什么祸患,总督大人之所以留二位的性命,正是因为察觉到此事有所蹊跷。”
说到这,陈之一的眼眸亮了亮,笑道:“二位何不仔细想想,军士哗变,到底因何而起?”
“若如实说来,就算不能为你们洗脱罪名,阖家九族,也可免于遭受株连之祸。”
他走过身边的时候,田兴、邱奎二人将身子躬得更低了,都以为下一个就要处死自己,吓得面无人色。
却没想到,黄得功就这样若无其事地从他们二人身边走过。
随着饷银下发,官兵的哗变遂而初步平息,城外的江南大营三万兵马兵不血刃地开进肇庆府城。
看见忠于朝廷的兵马进驻,官员们这才是心中安定。
军营中,黄得功坐在上首,众多江南大营的将领位列两侧,这其中的几个生面孔,便是第一期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
这些人,在皇家武学院经受过极为系统的教育,出身将门及在职武将的子弟大有人在。
除了马、步、器三科目以外,还经常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总兵级将领担任临时教员,教授他们临阵知识。
第一期的学员到如今已经毕业了两年,除了个别极为优秀的文武全才被留在勇卫营以外,其余也都在全国各州、府的明军中担任要职,发光发热。
除担任天子亲卫的勇卫营是武学院学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外,还有张万邦所领的西北大营,黄得功所领的江南大营,也是毕业生们集中想要进入的地方。
但无论勇卫营,还是大同的西北大营,又或者金陵以南的江南大营,这些后由朱由校亲自设立的大营,招选的条件都是极为苛刻。
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以后若能进入这些大营,几乎都会直接被委派为三个月期限的基层军官。
只要试用期通过,他们就是正式的军官。
届时,至于是下发制度军服、钢刀钢枪及赠予土地、减免赋役等各种福利,简直数不胜数。
现在若是寻常百姓家中出了一个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几乎和文人们考科举进士及第后一样,都是光宗耀祖。
皇家武学院,在名誉院长朱由校的规定下,施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原则上允许所有通过基础入学考试的人成为学员。
看起来不错,但是“严出”在后。
皇武学院致力于为大明官军持续输送战术素养非常优秀的人才,不求多,而求精。
其毕业条件可以说是苛刻到了变态的地步,内部竞争相当激烈。
已经毕业的皇武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分别招录了八千人整和一万三千余人,最后成功站在毕业典礼上面对朱由校的,只有七百五十三人和一千零六人。
这是什么概念?开学入学的人数和最后成功结业的人数比例,几乎和“百进一”差不多!
这种比例,在天下有志于进入武学院学习之人眼中,显然是极为恐怖。
也就是说,一万名学员,最后能成功结业的只有一千人,这个数字是上限,不是下限,只可能更少,而不会有破例。
在皇武学院,学员的体能素质、战场搏杀和火器使用都是必修课,需要真刀真枪的去检验。
除此以外,兵法韬略、全国地形及侦查密探,也是武学院中文科的必修课,需要在沙盘演练和一年一度的演武大会中考量临场反应。
能毕业的,不说一定是拥有军事才能的文武全才,却敢说必定是同期一百名学员中的最佼佼者。
朱由校还规定,每期武学院的学院毕业典礼,皇帝或皇太子必须亲自到场讲话。
总言之,大明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
现在能站在黄得功身旁的三名皇武一期学员,很显然,他们已经不只是优秀的毕业学员,还是经受住军营考验,新一派的年轻将领。
他们经受的教育,保证了他们对朝廷拥有绝对的忠诚。
“陈之一,你好像憋着话,我看你难受,讲吧。”黄得功坐了半晌,不发一言,侧目问道。
陈之一,家住潇湘之地,和孙传庭一样,原先是一介书生,精习孔孟之道,但是越学越发觉儒家经典,不过一纸空谈。
恰好当时九边频起战事,于是幡然醒悟,投笔从戎,来到皇家武学院就读。
天启五年秋,第一期皇武学院学员毕业,陈之一以战术韬略科目全院大比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结业。
是年,来到江南大营黄得功麾下,为一伍长。
现在快三年过去,已经凭借战功升任为金陵南路游击将军,署金陵南卫都督佥事,为黄得功的左膀右臂,是皇武第一期晋升最快的学员之一。
现下晋升最快的学员名唤萧怀志,乃是皇武第一期步战科目、火器科目及战阵科目的三科全院第一。
毕业后,被钦点进入勇卫营,现在已经是勇卫营的参将,署京卫指挥使司正八品知事。
闻言,陈之一的脸庞动了动,不卑不亢说道:“禀总督,学生认为,总督还是应该到场,这毕竟是府台的一片‘心意’。”
“心意?以你的能耐,也能相信他的鬼话?”黄得功嗤之以鼻,冷笑:“孙笑容让我去,无非是向借我这次平定乱军,抖抖知府的官威。”
陈之一继续说道:“学生不相信,但是总督大人别忘了,陛下旨在推行新政,既然是在两广推行,就绕不开肇庆。”
“既然陛下密旨诛杀何士晋,肇庆知府便成了肇庆文官的第一人,拉拢他,总比结仇要好吧?”
“虽说是当今陛下的旨意,可毕竟是密旨而非明旨,无故诛杀一名封疆大吏,日后总督早晚会有麻烦,要是有所口实,便水到渠成了。”
“你的意思,是本督去给那个姓孙的卖个面子,好让他在推行新政上多卖力气?”黄得功考虑了一下,笑道:
“这倒也未尝不可,好吧,我去。”
......
黄得功走后,陈之一深夜来到被看管严密的作乱首恶两人帐内,对着他们缓缓坐了下来。
两人正在熟睡,却是不知怎的,浑身如同踏空一般抖了个激灵,随后纷纷醒来,目瞪口呆看着眼前多了个人。
“你是谁?”
“在下陈之一,江南大营游击将军。”
“你想怎么样?”
“二位也知道这次你们惹下了什么祸患,总督大人之所以留二位的性命,正是因为察觉到此事有所蹊跷。”
说到这,陈之一的眼眸亮了亮,笑道:“二位何不仔细想想,军士哗变,到底因何而起?”
“若如实说来,就算不能为你们洗脱罪名,阖家九族,也可免于遭受株连之祸。”
本文网址:http://www.jsnu.net/xs/0/793/948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jsnu.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