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逆转(下).
推荐阅读:重回1982小渔村、从水猴子开始成神、从箭术开始修行、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人族镇守使、我的模拟长生路、南锦锦作品、逆天邪神、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
本来,依照德庆皇帝的计划,他今天与诸位重臣们通气商议之后,周尚景的罪名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然后,德庆皇帝就会返回京城,并且召开大朝会,向百官们宣布周尚景的罪行与处罚决定,扳倒了周尚景之余,也增强了皇权威严,至此一切皆是尘埃落定。
然而,德庆皇帝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胜负即将揭晓之际,沈常茂竟是被周尚景收买了,并且爆出了“八王船行”这个天大的隐情,一下子就将局势扭转了,而德庆皇帝的计划尚未实行,就已是无疾而终!
*
所以,听完了沈常茂的陈述之后,德庆皇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并且一言不发,任谁也不知道此时的德庆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但他眼神中的怒色与杀气,恶狠如狼、凌厉似刀,却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即使是赵俊臣,见到德庆皇帝的眼神之后,也是下意识的心神一颤,只觉得自己看到了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压抑且又危险!
第一次,赵俊臣看到了德庆皇帝真正生气的模样,竟是如此的恐怖!
天子一怒,血流遍野,帝王的威慑力,果然是非同凡响。
不过,德庆皇帝的愤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明朝数百年来,对于藩王们一向是防范甚严,稍有逾越规矩,就会受到严惩。
在中都凤阳的宗人府大牢,每年都关押着大量的皇族旁亲,数量不下于百人,明朝对皇族藩亲们的严酷防范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竟是有八位藩王暗中联合起来,组建了“八王船行”,违背了朝廷法纪,利用走私牟利,这般情况自然会让德庆皇帝感到十分不满。
当然,若只是利用走私牟利的话,德庆皇帝的感觉也只是“不满”罢了,还在承受底线之内,最多也就是暗中警告与惩处一下——对于德庆皇帝而言,藩王们只要没有插手政务,安安分分的醉生梦死,即使偶尔做了些犯科违法的事情只是无伤大雅,也依然是德庆皇帝眼中的“贤王”。
然而,“八王船行”并不仅仅只是走私这种小事而已,它还接连触犯了德庆皇帝的三大忌讳!
首先,“八王船行”为了顺利走私,竟是收买了江阴军镇、插手了军务!这代表着“八王船行”背后的那些藩王们已是拥有了反抗德庆皇帝的资本,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因此而生出什么觊觎之心。
其次,“八王船行”只是为了区区私愤,竟是勾结倭寇祸害百姓——当然,百姓们的伤亡在德庆皇帝的眼中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这件事情一旦暴露出去之后,对于明朝皇室威信的损害,却是德庆皇帝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因为“八王船行”的出现,德庆皇帝扳倒周尚景的计划,已是失败了大半,而且还是在即将要成功的时候被周尚景瞬间翻盘了,让德庆皇帝再一次的败给了周尚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让德庆皇帝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这三大忌讳,很难说哪一项更让德庆皇帝生气。
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庆皇帝因为这些事情,已是出离的愤怒了!
不过,德庆皇帝精通帝王心术,最善于权衡利弊、控制情绪。
所以,此时的德庆皇帝虽然是出离的愤怒了,但终究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冷静,并没有被冲昏头脑、盲目做出什么事情,而是认真理智的分析着利弊与现状,寻找突破窘境的方向。
……
在周尚景、沈常茂、赵俊臣三人小心翼翼的等待之下,德庆皇帝沉默了许久之后,终于缓缓开口了。
德庆皇帝略过了沈常茂,双目冷冷盯着周尚景,问道:“周尚景,这些事情,都是你查出来的?”
周尚景答道:“回陛下,这些隐情皆是苏州知府周素海查出来的,倭寇离开苏州之后,周素海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抓到了八王船行的大掌柜钱鲜如。但因为事关重大,周素海不敢宣扬出去,只是暗中通报于老臣,老臣得知消息之后,担心此事会危及皇室声望,就索性将整件事情压了下去……没想到陛下您明察秋毫,最终还是发现了。”
德庆皇帝依旧是面无表情,只是眼中隐隐有凌厉的精光闪动,继续问道:“哦?钱鲜如被抓到了?他现在又在哪里?”
周尚景同样是面无表情,缓缓答道:“钱鲜如勾结倭寇、祸害百姓,可谓是罪大恶极,又牵扯到了皇室声望,所以此人绝不能留!老臣已是私作主张,将钱鲜如、以及‘八王船行’内部的一些知情者,全部处死了,这既是为了隐瞒消息,也是为了警告一下‘八王船行’背后的那几位藩王,让他们收敛一些。”
与此同时,赵俊臣似乎想到了什么,插口道:“陛下,前几日您曾经让周尚景调查倭寇之乱的真相,周尚景当时给出的解释是苏州并没有出现过倭寇,只是一些泼皮无赖伪装成了倭寇祸乱百姓,已是被苏州官府镇压处决了,在这些人的名单之中,就有钱鲜如的名字。”
另一边,周尚景也点了点头,说道:“老臣确实是用这种方法处死了钱鲜如等人,将全部的罪名都扣在了他们的头上。毕竟,也确实是钱鲜如等人引发了倭寇之乱,处死他们也是罪有应得。”
然而,德庆皇帝很快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又问道:“哦?这么说,包括钱鲜如在内,所有的知情者都被处死了,也就是说,沈常茂刚才所讲述的那些隐情,如今已是没有任何的确凿证据了?”
周尚景沉默了片刻之后,也承认道:“回陛下,这些隐情虽然都是实情,但事到如今,臣确实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出乎意料的是,周尚景承认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说道:“既然如此……关于‘八王船行’的事情,朕会派人进一步详查,在朕调查清楚之前,周尚景你就不要随意走动了,朕会让人在拙政园为你准备一处房间,你就留在拙政园一段时间吧,在此期间,不允许你接触任何人!至于你手里的诸般政务,也暂且交给其它大臣处理。”
德庆皇帝的这般决定,竟是主动退让了一步,只是夺了周尚景的权柄,暂时将周尚景软禁了起来,但并没有决定周尚景的罪名与处罚!
这也就意味着——周尚景随时都有可能复出!
对于德庆皇帝的决定,周尚景似乎早有意料,并没有任何的质疑,很干脆的领旨谢恩了。
然后,德庆皇帝又说道:“接下来,除了赵俊臣之外,你们都可以退下了。至于那些正在书房外面等候的大臣们,也让他们暂且离开吧,等事情查清楚了之后,朕再传唤他们。”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周尚景与沈常茂表情各异,但皆是没有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书房。
一时间,书房内,只剩下了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
……
“关于‘八王船行’的事情,你怎么看?”
等到周尚景与沈常茂离开房间之后,德庆皇帝向赵俊臣问道。
赵俊臣也没有丝毫的保留,很干脆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认为,沈阁老今天的表现十分异常,怕是已经被周尚景收买了!也正是因为他与周尚景的一唱一和,周尚景才会暂且躲过了罪责……不过,沈常茂所陈述的关于‘八王船行’的种种隐情,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就是真的!或许只是周尚景为了逃脱罪责的谎言,想让陛下您投鼠忌器罢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依你看来,‘八王船行’的种种隐情,有几成可能是真的?又有几成可能是假的?”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答道:“依臣看来,有五成可能会是假的,毕竟周尚景拿不出任何证据,但也有五成可能会是真的,毕竟沈常茂的种种陈述,与西厂的调查皆是吻合。”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不过,不论此事究竟是真是假,但周尚景的手段一向高明,绝不会编造那些经不起推敲与调查的骗局,所以‘八王船行’的走私活动应该不会有假,为了顺利走私,也一定收买了江阴军镇!此外,走私船行与倭寇海盗们有些联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八王船行’才会被周尚景利用,与倭寇之乱联系到了一起!
臣以为,此事不论真假,都只能暗中调查、暗中处理!绝不可公布于众,否则就会引起一场天大的风波,皇族的声誉都会受到损害,不利于朝廷大局……只不过,这样一来,陛下您就相当于默认了周尚景的解释,恐怕也只能暂且放过周尚景一马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再次沉默了。
……
……(未完待续。)
……
本来,依照德庆皇帝的计划,他今天与诸位重臣们通气商议之后,周尚景的罪名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然后,德庆皇帝就会返回京城,并且召开大朝会,向百官们宣布周尚景的罪行与处罚决定,扳倒了周尚景之余,也增强了皇权威严,至此一切皆是尘埃落定。
然而,德庆皇帝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胜负即将揭晓之际,沈常茂竟是被周尚景收买了,并且爆出了“八王船行”这个天大的隐情,一下子就将局势扭转了,而德庆皇帝的计划尚未实行,就已是无疾而终!
*
所以,听完了沈常茂的陈述之后,德庆皇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并且一言不发,任谁也不知道此时的德庆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但他眼神中的怒色与杀气,恶狠如狼、凌厉似刀,却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即使是赵俊臣,见到德庆皇帝的眼神之后,也是下意识的心神一颤,只觉得自己看到了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压抑且又危险!
第一次,赵俊臣看到了德庆皇帝真正生气的模样,竟是如此的恐怖!
天子一怒,血流遍野,帝王的威慑力,果然是非同凡响。
不过,德庆皇帝的愤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明朝数百年来,对于藩王们一向是防范甚严,稍有逾越规矩,就会受到严惩。
在中都凤阳的宗人府大牢,每年都关押着大量的皇族旁亲,数量不下于百人,明朝对皇族藩亲们的严酷防范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竟是有八位藩王暗中联合起来,组建了“八王船行”,违背了朝廷法纪,利用走私牟利,这般情况自然会让德庆皇帝感到十分不满。
当然,若只是利用走私牟利的话,德庆皇帝的感觉也只是“不满”罢了,还在承受底线之内,最多也就是暗中警告与惩处一下——对于德庆皇帝而言,藩王们只要没有插手政务,安安分分的醉生梦死,即使偶尔做了些犯科违法的事情只是无伤大雅,也依然是德庆皇帝眼中的“贤王”。
然而,“八王船行”并不仅仅只是走私这种小事而已,它还接连触犯了德庆皇帝的三大忌讳!
首先,“八王船行”为了顺利走私,竟是收买了江阴军镇、插手了军务!这代表着“八王船行”背后的那些藩王们已是拥有了反抗德庆皇帝的资本,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因此而生出什么觊觎之心。
其次,“八王船行”只是为了区区私愤,竟是勾结倭寇祸害百姓——当然,百姓们的伤亡在德庆皇帝的眼中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这件事情一旦暴露出去之后,对于明朝皇室威信的损害,却是德庆皇帝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因为“八王船行”的出现,德庆皇帝扳倒周尚景的计划,已是失败了大半,而且还是在即将要成功的时候被周尚景瞬间翻盘了,让德庆皇帝再一次的败给了周尚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让德庆皇帝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这三大忌讳,很难说哪一项更让德庆皇帝生气。
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庆皇帝因为这些事情,已是出离的愤怒了!
不过,德庆皇帝精通帝王心术,最善于权衡利弊、控制情绪。
所以,此时的德庆皇帝虽然是出离的愤怒了,但终究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冷静,并没有被冲昏头脑、盲目做出什么事情,而是认真理智的分析着利弊与现状,寻找突破窘境的方向。
……
在周尚景、沈常茂、赵俊臣三人小心翼翼的等待之下,德庆皇帝沉默了许久之后,终于缓缓开口了。
德庆皇帝略过了沈常茂,双目冷冷盯着周尚景,问道:“周尚景,这些事情,都是你查出来的?”
周尚景答道:“回陛下,这些隐情皆是苏州知府周素海查出来的,倭寇离开苏州之后,周素海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抓到了八王船行的大掌柜钱鲜如。但因为事关重大,周素海不敢宣扬出去,只是暗中通报于老臣,老臣得知消息之后,担心此事会危及皇室声望,就索性将整件事情压了下去……没想到陛下您明察秋毫,最终还是发现了。”
德庆皇帝依旧是面无表情,只是眼中隐隐有凌厉的精光闪动,继续问道:“哦?钱鲜如被抓到了?他现在又在哪里?”
周尚景同样是面无表情,缓缓答道:“钱鲜如勾结倭寇、祸害百姓,可谓是罪大恶极,又牵扯到了皇室声望,所以此人绝不能留!老臣已是私作主张,将钱鲜如、以及‘八王船行’内部的一些知情者,全部处死了,这既是为了隐瞒消息,也是为了警告一下‘八王船行’背后的那几位藩王,让他们收敛一些。”
与此同时,赵俊臣似乎想到了什么,插口道:“陛下,前几日您曾经让周尚景调查倭寇之乱的真相,周尚景当时给出的解释是苏州并没有出现过倭寇,只是一些泼皮无赖伪装成了倭寇祸乱百姓,已是被苏州官府镇压处决了,在这些人的名单之中,就有钱鲜如的名字。”
另一边,周尚景也点了点头,说道:“老臣确实是用这种方法处死了钱鲜如等人,将全部的罪名都扣在了他们的头上。毕竟,也确实是钱鲜如等人引发了倭寇之乱,处死他们也是罪有应得。”
然而,德庆皇帝很快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又问道:“哦?这么说,包括钱鲜如在内,所有的知情者都被处死了,也就是说,沈常茂刚才所讲述的那些隐情,如今已是没有任何的确凿证据了?”
周尚景沉默了片刻之后,也承认道:“回陛下,这些隐情虽然都是实情,但事到如今,臣确实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出乎意料的是,周尚景承认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说道:“既然如此……关于‘八王船行’的事情,朕会派人进一步详查,在朕调查清楚之前,周尚景你就不要随意走动了,朕会让人在拙政园为你准备一处房间,你就留在拙政园一段时间吧,在此期间,不允许你接触任何人!至于你手里的诸般政务,也暂且交给其它大臣处理。”
德庆皇帝的这般决定,竟是主动退让了一步,只是夺了周尚景的权柄,暂时将周尚景软禁了起来,但并没有决定周尚景的罪名与处罚!
这也就意味着——周尚景随时都有可能复出!
对于德庆皇帝的决定,周尚景似乎早有意料,并没有任何的质疑,很干脆的领旨谢恩了。
然后,德庆皇帝又说道:“接下来,除了赵俊臣之外,你们都可以退下了。至于那些正在书房外面等候的大臣们,也让他们暂且离开吧,等事情查清楚了之后,朕再传唤他们。”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周尚景与沈常茂表情各异,但皆是没有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书房。
一时间,书房内,只剩下了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
……
“关于‘八王船行’的事情,你怎么看?”
等到周尚景与沈常茂离开房间之后,德庆皇帝向赵俊臣问道。
赵俊臣也没有丝毫的保留,很干脆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认为,沈阁老今天的表现十分异常,怕是已经被周尚景收买了!也正是因为他与周尚景的一唱一和,周尚景才会暂且躲过了罪责……不过,沈常茂所陈述的关于‘八王船行’的种种隐情,没有任何证据,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就是真的!或许只是周尚景为了逃脱罪责的谎言,想让陛下您投鼠忌器罢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依你看来,‘八王船行’的种种隐情,有几成可能是真的?又有几成可能是假的?”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答道:“依臣看来,有五成可能会是假的,毕竟周尚景拿不出任何证据,但也有五成可能会是真的,毕竟沈常茂的种种陈述,与西厂的调查皆是吻合。”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不过,不论此事究竟是真是假,但周尚景的手段一向高明,绝不会编造那些经不起推敲与调查的骗局,所以‘八王船行’的走私活动应该不会有假,为了顺利走私,也一定收买了江阴军镇!此外,走私船行与倭寇海盗们有些联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八王船行’才会被周尚景利用,与倭寇之乱联系到了一起!
臣以为,此事不论真假,都只能暗中调查、暗中处理!绝不可公布于众,否则就会引起一场天大的风波,皇族的声誉都会受到损害,不利于朝廷大局……只不过,这样一来,陛下您就相当于默认了周尚景的解释,恐怕也只能暂且放过周尚景一马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再次沉默了。
……
……(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www.jsnu.net/xs/0/911/10097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jsnu.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