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拆屋别砸梁.
推荐阅读:重回1982小渔村、从水猴子开始成神、从箭术开始修行、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人族镇守使、我的模拟长生路、南锦锦作品、逆天邪神、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
见到郑以诚终于是识趣服软,李传文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赵俊臣如今还不是宰相首辅,但李传文在赵俊臣的府中地位也不是寻常门房可比,他乃是赵俊臣的幕僚之首,不论是赵府上下、还是“赵党”众官,平日里见到他都要尊称一声“先生”。
近半年多以来,在赵俊臣府内的众多幕僚之中,做事干练、正值壮年、且还有军事经验的牛辅德,已是愈发受到赵俊臣的重用,而且牛辅德还曾与赵俊臣一同奔赴陕甘三边的战场前线,期间还为赵俊臣做了许多不能言说的机密事宜,可谓是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忠心与能力。
但即便如此,李传文身为赵府幕僚魁首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
这不仅是因为李传文的资历极高、门徒众多,乃是绍兴师爷之中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也是因为李传文这段时间以来的功劳、苦劳,丝毫不逊于牛辅德。
自从赵俊臣创建了“联合船行”之后,影响极为深远,不仅是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各地官府私下收入锐减,而且赵俊臣还趁机掌握了沿岸官府大量的官商勾结罪证。
也正是在这般情况之下,李传文开始到处奔走,行迹遍布了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所有府县,一手拿着银子一手持着罪证,陆续掌控了三十余处府县的实际控制权,就算是无法收服那些有后台、有背景的知府、知县等官员,但也顺利收服了各地的实力派吏役、乡绅——李传文身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师爷,早就看透了地方官府的本质,相较于那些时常变换官位的朝廷流官,这些吏役、乡绅才是地方衙门的实际掌控者。
这样一来,只是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赵俊臣在地方衙门的势力影响已是不容小觑,许多地方官吏表面上与赵俊臣毫无关系,但私下里已经对赵俊臣唯命是从了。
李传文的这份功劳,自然是丝毫不逊色于牛辅德,所以他在赵府的众多幕僚之中,依然是毫无疑问的魁首人物。
拥有了这样的经历与地位之后,李传文自然不会把郑以诚放在眼里,再加上郑以诚这几天刻意晾着他、耽误了许多事情,心中颇是不满,所以才与肖文轩二人一唱一和、趁机敲打郑以诚。
不过,郑以诚终究是洛阳知府、朝廷中层官员,眼下更还有些用处,所以李传文也不会对他敲打太狠,眼见到郑以诚稍稍表现出服软之意后,当即是见好就收。
听到郑以诚的求教之后,李传文立刻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惊讶道:“哦?究竟是何事?以郑知府的睿智竟然也会感到为难?赐教不敢讲,但我也还算是有些见识经验,多少能为郑知府参谋一二。”
郑以诚叹息一声,没有任何隐瞒,把福王长子中毒身亡的事情向李传文详细讲诉了一遍。
讲完之后,郑以诚再次请教道:“李先生,依您看来,王长子他究竟是不是受人所害?若是受人所害,又是何人害他?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他已是一口咬定,说这是一场毒杀案,还强令洛阳官府配合厂卫调查真凶,本官究竟要如何查案才好?怎样的查案结果才能让各方满意?
唉!如今虽是洛阳官府配合厂卫查案,以厂卫为主、以洛阳官府为辅,但厂卫乃是陛下的嫡系心腹,一旦是查案没有结果、又或是结果不能让各方满意,厂卫们必然是不会背黑锅的,太子他也不会背锅,到头来还是要我们洛阳官府当替罪羊,那时候我身为洛阳知府,也必然是首当其冲,不仅是仕途到头,说不定还要承担所有责任锒铛入狱……
再有,这件案子虽然说是与洛阳官府毫无关系,但终究是发现在洛阳城内,一旦是朝廷追究洛阳官府的责任,又该是如何自保?
唉,自从王长子中毒身亡之后,我就一直想着这些事情,只觉得心乱如麻、前途渺茫,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所以也只好是厚着脸皮来向李先生求教了,若是李先生您这次能救我,我今后必然是竭力报答!”
听完了郑以诚的讲诉,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皆是面现惊容,没想到洛阳城的局面已经复杂到了这般地步,正在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进行较量的紧要时刻,最关键的证人朱和增竟然被毒死了,然后太子朱和堉与福王朱慈佟也再次开始了互咬,皆是暗示朱和增的身亡与对方脱不开关系……说是一团乱麻也不为过。
李传文与肖文轩身为局外人,自然也不清楚目前最机密的情报,也无法判断出未来的局势走向,只是与河南巡抚张博真的想法相似,认为朱和增大概率是被人毒杀,但无法判断真凶究竟是何人。
李传文却也明白,郑以诚表面上是向自己求教对策,但实际上则是为了请求自己身后的赵俊臣出手搭救。
然而,若是寻常时候,这种事情李传文也就顺口答应了,但如今的局面太过复杂诡谲,有着太多的未知因素,李传文也不敢向郑以诚担保任何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低头思索片刻后,李传文抬头看向郑以诚,表情严肃的说道:“事到如今,可谓是局势诡谲,老夫身在局外,却也看不清太多东西,这样一来也无法向郑知府承诺些什么,不过……在郑知府看来,洛阳城内目前掌控局面之人是谁?”
郑以诚毫无犹豫的答道:“自然还是太子殿下,他不仅是储君,还是陛下任命的钦差,有临机决断之权,虽说朝廷中枢那边传来风声,说是很快就会有新的钦差大臣赶来洛阳替代太子殿下,但在新钦差抵达之前,洛阳城一切还是太子殿下说了算……相较而言,福王已经被太子殿下软禁,巡抚张大人则是一心想着抽身事外,下官更是人轻言微,所以太子殿下如今虽然一身非议,但依然控制着洛阳城的局面!”
李传文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福王长子的毒杀案,如今也是太子殿下主持调查,若说如今有谁掌握着最全面的情报、最能决定今后的局势发展、甚至是有能力在这般乱局之中庇护郑知府,无疑还是太子殿下……所以,郑知府若是想要安然无忧,不应该来找我,应该去找太子殿下才对。”
李传文这些话虽然有道理,但郑以诚却是面现犹豫。
身为朝廷中层官员,郑以诚虽然不清楚朝廷中枢的核心机密,却也明白太子朱和堉的储君之位如今已是岌岌可危,还与藩宗势力陷入了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愈发是四面楚歌、前途不妙,这般情况下太子朱和堉已是自身难保,如今控制洛阳局势也只是因为钦差身份,未必还有能力庇护郑以诚,而且郑以诚一旦是太过靠近太子朱和堉,就必然会引来更多人的敌视,等到朱和堉将来垮台之后还会受到牵连。
更何况,太子朱和堉本身也不是那种平易近人之辈,还一向是铁面无私,未必会全力庇护郑以诚。
见到郑以诚面现犹豫,李传文立刻就想明白了郑以诚的心中顾虑,心中暗暗叹息,只觉得如今就连郑以诚这般朝廷中下层官员都不看好太子朱和堉了,朱和堉的未来前进当真是极为不妙,也难怪太子朱和堉这次调查藩宗之际会选择破釜沉舟。
暗思之际,李传文又说道:“若是郑知府认为自己不适合寻求太子殿下庇护,却也不能刻意避着太子殿下,毕竟就像我刚才所说,咱们如今情报不足,无法判断未来局势,唯有从太子殿下那里才能得到最新最全的消息……这样吧,老夫身为赵阁臣的幕僚,在太子殿下眼里应该也算是稍有份量,若是郑知府想要看明白未来局势、却又不愿意与太子殿下走得太近,不妨是把老夫引见给太子殿下,由老夫从太子殿下那里打探消息,如何?”
顿了顿后,李传文加重了语气,又说道:“不过,老夫的身份敏感,虽然是为郑知府打探消息,但在旁人看来,老夫的一举一动皆是代表着赵阁臣的态度,眼下的洛阳局势也是极为敏感,若是老夫正大光明的与太子殿下接触,就会被某些人认为是赵阁臣与太子殿下进行联系,甚至会认为赵阁臣意图插手藩宗之事,到时候必然要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所以,郑知府把老夫引见于太子殿下之际,必须要尽量避免引起他人注意,为了以防万一,老夫与太子殿下见面之际,可以伪装成郑知府的仆从。”
听到李传文的这般说法,郑以诚不由是恍然大悟——怪不得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会选在这个敏感时机与自己秘密接触,还想要把自己招入“赵党”之中,原来他们并不是看重自己的能力与官位,只是想要通过自己来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暗中接触。
“也难怪自己只是晾了他们两三天,就引来了他们的极大怨气,还一唱一和的暗中敲打于我,原来他们是想要通过我作为中间人与太子殿下秘密相见,我这几天晾着他们,自然是耽误了他们许多事情……”
想明白了这些,郑以诚认为自己被利用了,而且利用价值还不高,不由是心情复杂,但他稍稍犹豫片刻,很快就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我接下来就以配合查案的名义,再次求见太子殿下,然后再寻借口让太子殿下挥退身边的厂卫,接着再把李先生与肖先生二位引见给太子殿下,只是就要委屈两位装扮成我的身边随从了……恩,为了方便联系做事,两位从今天开始就搬到洛阳府衙门入住吧。”
见郑以诚这般识趣,李传文也高看了他一眼,再加上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心中对于郑以诚的怨气也稍稍消减了一些,认为郑以诚也还算是一个人才,把他引入“赵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笑着点头:“既然如此,一切就劳烦郑知府安排了!”
*
实际上,李传文这次秘密与太子朱和坚进行接触,乃是赵俊臣所交代的临时任务,事先并没有充分准备。
随着“联合船行”逐渐步入正轨,赵俊臣在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影响力也已是大致成型,所以赵俊臣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整合晋商、陕商的方面,准备仿照“联合船行”的成功案例,把黄河沿岸与北方边疆的贸易也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
近半年以来,李传文就一直都忙着这件事情,依然是到处奔走,一边考察实地情况、一边是设法收服各地的官吏乡绅,只是活动范围从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变成了黄河沿岸与北方边疆。
前几天,李传文带着肖文轩正在实地考察开封府的商贸情况与地方势力,却突然收到赵俊臣的一封密信,要求李传文立刻奔赴洛阳,一方面是尽量收集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这场较量的第一手情报,另一方面也是让李传文辅佐太子朱和堉,避免太子朱和堉搞砸太多事情。
按照赵俊臣的信中原话——“太子今后即使要被废黜,也必须要留下东山再起的一线生机,若是太子他看不明白局势、执意要拆房子,那至少不能让他顺手把房梁也给砸了”。
李传文身为赵俊臣的核心幕僚,也稍稍知道一些赵俊臣的未来计划,明白太子朱和堉乃是赵俊臣未来计划之中的关键一环,太子朱和堉大肆弹劾藩宗的做法无疑是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南辕北辙,不由是大为震惊,迅速奔赴到了洛阳城内。
然而,抵达洛阳城之后,李传文却很快是陷入了两难。
按照赵俊臣的吩咐,李传文抵达洛阳之后,就应该尽快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接触,一方面是辅佐太子朱和堉出谋划策、赢得这场与藩宗势力的较量,另一方面也是规劝太子朱和堉不要乱搞、避免扩大混乱局面。
然而,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身为赵俊臣的幕僚,自然是不能正大光明的求见太子朱和堉,因为朱和堉身边遍布着厂卫番子,这些人皆是德庆皇帝的耳目,所以只能通过洛阳城内一位有分量的官员进行安排,而郑以诚身为洛阳知府就是最佳人选。
与此同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李传文与肖文轩为了辅佐太子朱和堉,必然是要频繁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接触,而郑以诚作为最重要的中间人,必须要保证可靠,所以李传文才会想要把郑以诚招纳入“赵党”之中。
只可惜,郑以诚出于各种考虑,竟是晾了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好几天,一直到今天才让李传文与肖文轩达成目的。
但这个时候,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的这场较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局势也变得愈发复杂,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是否还能发挥作用,他们本身也是信心不足。
不过,李传文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尽力一试,得到了郑以诚的承诺之后,当即就催促郑以诚行动。
郑以诚有心投入“赵党”以自保,这个时候也是表现积极,很快就安排马车领着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向着福王府方向赶去。
等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进入马车之后,郑以诚依然是表现得很识趣,知道李传文与肖文轩必然有机密事情要商议,又为了避免更多人注意到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的存在,所以就没有一同坐入马车,而是单独乘轿走在前面。
坐在马车之中,李传文掀开车帘向外查看,却见到洛阳城内依然是戒严状态,官府衙役还在挨家挨户的搜查可疑人员,百姓们皆是人心惶惶,官吏们皆是无头苍蝇,显然所有人对于朱和增的这场毒杀案依然是没有任何头绪。
见到这一幕,李传文愈发是表情严肃,只觉得自己就算是能与太子朱和堉见面,太子朱和堉也愿意接受自己的辅佐与规劝,但也未必能够处理如今的复杂局势,不由是忧心忡忡。
另一边,肖文轩也同样是心情忐忑,忍不住问道:“夫子,您说咱们见到太子殿下之后,太子殿下他会接受咱们的辅佐与规劝吗?我听说,这位太子殿下一向都是不听劝的。”
李传文也没有太多信心,犹豫道:“应该会,毕竟太子殿下与赵阁臣已经联手,咱们也能算是他的自己人,更何况……自从赵山才过世之后,太子身边一直都没有多少合格幕僚,当初至少还有一些清流为他出谋划策,但如今清流们已经与他划清界限,太子身边再也没有人能与他商议对策,只能一个人拿主意,这般情况下他至少不会冷脸赶走咱们。”
肖文轩叹息道:“不过,如今这般复杂局面,就算是太子他听得进去咱们的建议,但如今的局面太过复杂,就像是一团乱麻……咱们未必有能力发挥作用啊!”
李传文沉默片刻之后,突然反问道:“赵阁臣给咱们送来的那封密信,你也亲眼看过了,按照赵阁臣的说法,太子可以拆屋,但绝不能砸梁……那在你看来,何为拆屋?又何为砸梁?屋子代表着什么?房梁又代表着什么?”
……
……
……
见到郑以诚终于是识趣服软,李传文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赵俊臣如今还不是宰相首辅,但李传文在赵俊臣的府中地位也不是寻常门房可比,他乃是赵俊臣的幕僚之首,不论是赵府上下、还是“赵党”众官,平日里见到他都要尊称一声“先生”。
近半年多以来,在赵俊臣府内的众多幕僚之中,做事干练、正值壮年、且还有军事经验的牛辅德,已是愈发受到赵俊臣的重用,而且牛辅德还曾与赵俊臣一同奔赴陕甘三边的战场前线,期间还为赵俊臣做了许多不能言说的机密事宜,可谓是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忠心与能力。
但即便如此,李传文身为赵府幕僚魁首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
这不仅是因为李传文的资历极高、门徒众多,乃是绍兴师爷之中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也是因为李传文这段时间以来的功劳、苦劳,丝毫不逊于牛辅德。
自从赵俊臣创建了“联合船行”之后,影响极为深远,不仅是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各地官府私下收入锐减,而且赵俊臣还趁机掌握了沿岸官府大量的官商勾结罪证。
也正是在这般情况之下,李传文开始到处奔走,行迹遍布了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所有府县,一手拿着银子一手持着罪证,陆续掌控了三十余处府县的实际控制权,就算是无法收服那些有后台、有背景的知府、知县等官员,但也顺利收服了各地的实力派吏役、乡绅——李传文身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师爷,早就看透了地方官府的本质,相较于那些时常变换官位的朝廷流官,这些吏役、乡绅才是地方衙门的实际掌控者。
这样一来,只是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赵俊臣在地方衙门的势力影响已是不容小觑,许多地方官吏表面上与赵俊臣毫无关系,但私下里已经对赵俊臣唯命是从了。
李传文的这份功劳,自然是丝毫不逊色于牛辅德,所以他在赵府的众多幕僚之中,依然是毫无疑问的魁首人物。
拥有了这样的经历与地位之后,李传文自然不会把郑以诚放在眼里,再加上郑以诚这几天刻意晾着他、耽误了许多事情,心中颇是不满,所以才与肖文轩二人一唱一和、趁机敲打郑以诚。
不过,郑以诚终究是洛阳知府、朝廷中层官员,眼下更还有些用处,所以李传文也不会对他敲打太狠,眼见到郑以诚稍稍表现出服软之意后,当即是见好就收。
听到郑以诚的求教之后,李传文立刻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惊讶道:“哦?究竟是何事?以郑知府的睿智竟然也会感到为难?赐教不敢讲,但我也还算是有些见识经验,多少能为郑知府参谋一二。”
郑以诚叹息一声,没有任何隐瞒,把福王长子中毒身亡的事情向李传文详细讲诉了一遍。
讲完之后,郑以诚再次请教道:“李先生,依您看来,王长子他究竟是不是受人所害?若是受人所害,又是何人害他?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他已是一口咬定,说这是一场毒杀案,还强令洛阳官府配合厂卫调查真凶,本官究竟要如何查案才好?怎样的查案结果才能让各方满意?
唉!如今虽是洛阳官府配合厂卫查案,以厂卫为主、以洛阳官府为辅,但厂卫乃是陛下的嫡系心腹,一旦是查案没有结果、又或是结果不能让各方满意,厂卫们必然是不会背黑锅的,太子他也不会背锅,到头来还是要我们洛阳官府当替罪羊,那时候我身为洛阳知府,也必然是首当其冲,不仅是仕途到头,说不定还要承担所有责任锒铛入狱……
再有,这件案子虽然说是与洛阳官府毫无关系,但终究是发现在洛阳城内,一旦是朝廷追究洛阳官府的责任,又该是如何自保?
唉,自从王长子中毒身亡之后,我就一直想着这些事情,只觉得心乱如麻、前途渺茫,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所以也只好是厚着脸皮来向李先生求教了,若是李先生您这次能救我,我今后必然是竭力报答!”
听完了郑以诚的讲诉,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皆是面现惊容,没想到洛阳城的局面已经复杂到了这般地步,正在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进行较量的紧要时刻,最关键的证人朱和增竟然被毒死了,然后太子朱和堉与福王朱慈佟也再次开始了互咬,皆是暗示朱和增的身亡与对方脱不开关系……说是一团乱麻也不为过。
李传文与肖文轩身为局外人,自然也不清楚目前最机密的情报,也无法判断出未来的局势走向,只是与河南巡抚张博真的想法相似,认为朱和增大概率是被人毒杀,但无法判断真凶究竟是何人。
李传文却也明白,郑以诚表面上是向自己求教对策,但实际上则是为了请求自己身后的赵俊臣出手搭救。
然而,若是寻常时候,这种事情李传文也就顺口答应了,但如今的局面太过复杂诡谲,有着太多的未知因素,李传文也不敢向郑以诚担保任何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低头思索片刻后,李传文抬头看向郑以诚,表情严肃的说道:“事到如今,可谓是局势诡谲,老夫身在局外,却也看不清太多东西,这样一来也无法向郑知府承诺些什么,不过……在郑知府看来,洛阳城内目前掌控局面之人是谁?”
郑以诚毫无犹豫的答道:“自然还是太子殿下,他不仅是储君,还是陛下任命的钦差,有临机决断之权,虽说朝廷中枢那边传来风声,说是很快就会有新的钦差大臣赶来洛阳替代太子殿下,但在新钦差抵达之前,洛阳城一切还是太子殿下说了算……相较而言,福王已经被太子殿下软禁,巡抚张大人则是一心想着抽身事外,下官更是人轻言微,所以太子殿下如今虽然一身非议,但依然控制着洛阳城的局面!”
李传文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福王长子的毒杀案,如今也是太子殿下主持调查,若说如今有谁掌握着最全面的情报、最能决定今后的局势发展、甚至是有能力在这般乱局之中庇护郑知府,无疑还是太子殿下……所以,郑知府若是想要安然无忧,不应该来找我,应该去找太子殿下才对。”
李传文这些话虽然有道理,但郑以诚却是面现犹豫。
身为朝廷中层官员,郑以诚虽然不清楚朝廷中枢的核心机密,却也明白太子朱和堉的储君之位如今已是岌岌可危,还与藩宗势力陷入了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愈发是四面楚歌、前途不妙,这般情况下太子朱和堉已是自身难保,如今控制洛阳局势也只是因为钦差身份,未必还有能力庇护郑以诚,而且郑以诚一旦是太过靠近太子朱和堉,就必然会引来更多人的敌视,等到朱和堉将来垮台之后还会受到牵连。
更何况,太子朱和堉本身也不是那种平易近人之辈,还一向是铁面无私,未必会全力庇护郑以诚。
见到郑以诚面现犹豫,李传文立刻就想明白了郑以诚的心中顾虑,心中暗暗叹息,只觉得如今就连郑以诚这般朝廷中下层官员都不看好太子朱和堉了,朱和堉的未来前进当真是极为不妙,也难怪太子朱和堉这次调查藩宗之际会选择破釜沉舟。
暗思之际,李传文又说道:“若是郑知府认为自己不适合寻求太子殿下庇护,却也不能刻意避着太子殿下,毕竟就像我刚才所说,咱们如今情报不足,无法判断未来局势,唯有从太子殿下那里才能得到最新最全的消息……这样吧,老夫身为赵阁臣的幕僚,在太子殿下眼里应该也算是稍有份量,若是郑知府想要看明白未来局势、却又不愿意与太子殿下走得太近,不妨是把老夫引见给太子殿下,由老夫从太子殿下那里打探消息,如何?”
顿了顿后,李传文加重了语气,又说道:“不过,老夫的身份敏感,虽然是为郑知府打探消息,但在旁人看来,老夫的一举一动皆是代表着赵阁臣的态度,眼下的洛阳局势也是极为敏感,若是老夫正大光明的与太子殿下接触,就会被某些人认为是赵阁臣与太子殿下进行联系,甚至会认为赵阁臣意图插手藩宗之事,到时候必然要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所以,郑知府把老夫引见于太子殿下之际,必须要尽量避免引起他人注意,为了以防万一,老夫与太子殿下见面之际,可以伪装成郑知府的仆从。”
听到李传文的这般说法,郑以诚不由是恍然大悟——怪不得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会选在这个敏感时机与自己秘密接触,还想要把自己招入“赵党”之中,原来他们并不是看重自己的能力与官位,只是想要通过自己来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暗中接触。
“也难怪自己只是晾了他们两三天,就引来了他们的极大怨气,还一唱一和的暗中敲打于我,原来他们是想要通过我作为中间人与太子殿下秘密相见,我这几天晾着他们,自然是耽误了他们许多事情……”
想明白了这些,郑以诚认为自己被利用了,而且利用价值还不高,不由是心情复杂,但他稍稍犹豫片刻,很快就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我接下来就以配合查案的名义,再次求见太子殿下,然后再寻借口让太子殿下挥退身边的厂卫,接着再把李先生与肖先生二位引见给太子殿下,只是就要委屈两位装扮成我的身边随从了……恩,为了方便联系做事,两位从今天开始就搬到洛阳府衙门入住吧。”
见郑以诚这般识趣,李传文也高看了他一眼,再加上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心中对于郑以诚的怨气也稍稍消减了一些,认为郑以诚也还算是一个人才,把他引入“赵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笑着点头:“既然如此,一切就劳烦郑知府安排了!”
*
实际上,李传文这次秘密与太子朱和坚进行接触,乃是赵俊臣所交代的临时任务,事先并没有充分准备。
随着“联合船行”逐渐步入正轨,赵俊臣在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的影响力也已是大致成型,所以赵俊臣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整合晋商、陕商的方面,准备仿照“联合船行”的成功案例,把黄河沿岸与北方边疆的贸易也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
近半年以来,李传文就一直都忙着这件事情,依然是到处奔走,一边考察实地情况、一边是设法收服各地的官吏乡绅,只是活动范围从京杭运河与长江沿岸变成了黄河沿岸与北方边疆。
前几天,李传文带着肖文轩正在实地考察开封府的商贸情况与地方势力,却突然收到赵俊臣的一封密信,要求李传文立刻奔赴洛阳,一方面是尽量收集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这场较量的第一手情报,另一方面也是让李传文辅佐太子朱和堉,避免太子朱和堉搞砸太多事情。
按照赵俊臣的信中原话——“太子今后即使要被废黜,也必须要留下东山再起的一线生机,若是太子他看不明白局势、执意要拆房子,那至少不能让他顺手把房梁也给砸了”。
李传文身为赵俊臣的核心幕僚,也稍稍知道一些赵俊臣的未来计划,明白太子朱和堉乃是赵俊臣未来计划之中的关键一环,太子朱和堉大肆弹劾藩宗的做法无疑是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南辕北辙,不由是大为震惊,迅速奔赴到了洛阳城内。
然而,抵达洛阳城之后,李传文却很快是陷入了两难。
按照赵俊臣的吩咐,李传文抵达洛阳之后,就应该尽快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接触,一方面是辅佐太子朱和堉出谋划策、赢得这场与藩宗势力的较量,另一方面也是规劝太子朱和堉不要乱搞、避免扩大混乱局面。
然而,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身为赵俊臣的幕僚,自然是不能正大光明的求见太子朱和堉,因为朱和堉身边遍布着厂卫番子,这些人皆是德庆皇帝的耳目,所以只能通过洛阳城内一位有分量的官员进行安排,而郑以诚身为洛阳知府就是最佳人选。
与此同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李传文与肖文轩为了辅佐太子朱和堉,必然是要频繁与太子朱和堉进行接触,而郑以诚作为最重要的中间人,必须要保证可靠,所以李传文才会想要把郑以诚招纳入“赵党”之中。
只可惜,郑以诚出于各种考虑,竟是晾了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好几天,一直到今天才让李传文与肖文轩达成目的。
但这个时候,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的这场较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局势也变得愈发复杂,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是否还能发挥作用,他们本身也是信心不足。
不过,李传文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尽力一试,得到了郑以诚的承诺之后,当即就催促郑以诚行动。
郑以诚有心投入“赵党”以自保,这个时候也是表现积极,很快就安排马车领着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向着福王府方向赶去。
等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进入马车之后,郑以诚依然是表现得很识趣,知道李传文与肖文轩必然有机密事情要商议,又为了避免更多人注意到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的存在,所以就没有一同坐入马车,而是单独乘轿走在前面。
坐在马车之中,李传文掀开车帘向外查看,却见到洛阳城内依然是戒严状态,官府衙役还在挨家挨户的搜查可疑人员,百姓们皆是人心惶惶,官吏们皆是无头苍蝇,显然所有人对于朱和增的这场毒杀案依然是没有任何头绪。
见到这一幕,李传文愈发是表情严肃,只觉得自己就算是能与太子朱和堉见面,太子朱和堉也愿意接受自己的辅佐与规劝,但也未必能够处理如今的复杂局势,不由是忧心忡忡。
另一边,肖文轩也同样是心情忐忑,忍不住问道:“夫子,您说咱们见到太子殿下之后,太子殿下他会接受咱们的辅佐与规劝吗?我听说,这位太子殿下一向都是不听劝的。”
李传文也没有太多信心,犹豫道:“应该会,毕竟太子殿下与赵阁臣已经联手,咱们也能算是他的自己人,更何况……自从赵山才过世之后,太子身边一直都没有多少合格幕僚,当初至少还有一些清流为他出谋划策,但如今清流们已经与他划清界限,太子身边再也没有人能与他商议对策,只能一个人拿主意,这般情况下他至少不会冷脸赶走咱们。”
肖文轩叹息道:“不过,如今这般复杂局面,就算是太子他听得进去咱们的建议,但如今的局面太过复杂,就像是一团乱麻……咱们未必有能力发挥作用啊!”
李传文沉默片刻之后,突然反问道:“赵阁臣给咱们送来的那封密信,你也亲眼看过了,按照赵阁臣的说法,太子可以拆屋,但绝不能砸梁……那在你看来,何为拆屋?又何为砸梁?屋子代表着什么?房梁又代表着什么?”
……
……
本文网址:http://www.jsnu.net/xs/0/911/10103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jsnu.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